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氢能行业一周动态(10.18—10.24)

氢能行业一周动态(10.18—10.24)

时间:2024-07-20
浏览量:20410
分享:

政策动向


中共中央:推动氢能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

10月24日,中共中央于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大盘、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郑栅洁在会上表示,加快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实际上是通过增加产业的“含绿量”来提升经济的含金量。我们要做好产业的“加减法”。一手做“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根据测算,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大概在11万亿元左右,未来五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十五五”时期,力争建成100个左右的国家级的零碳园区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手做“减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山西:出台氢能项目专项资金政策,最高支持15%

10月21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本办法所称专项是指省发展改革委安排的用于支持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省级基本建设资金专项。本专项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等方式直接安排到具体项目。在氢能方面,支持内容包括:技术创新示范应用项目。主要支持煤炭、电力、非常规天然气等生产及利用技术创新示范应用,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等项目。本专项资金支持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核定投资额的15%,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四川:将对加氢基础设施、氢能应用场景、氢车示范等三类项目兑现激励政策

10月17日,四川经信厅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做好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相关激励政策兑现工作的公示》。根据《公示》,财政资助项目分为三类,分别为加氢基础设施、氢能应用场景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其中加氢基础设施项目1项、氢能应用场景项目3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13项(共510辆)。


四川乐山:稳步推进氢能重卡试点应用,布局尾气制氢、运氢装备和储氢设施

10月17日,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乐山)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稳步推进氢燃料电池、换电模式在中重型卡车、营运大客车领域的试点应用,积极推广LNG(液化天然气)重卡。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4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5255辆,新能源营运货车达到828辆;到2030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4%,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000辆,新能源营运货车达到1200辆。大力鼓励尾气制氢。积极探索开展尾气制氢。依托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乐山—眉山—成都绿色氢路,布局尾气制氢、运氢装备和储氢设施。加快重载货车、工程车辆、特种车辆、冷链物流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积极开展成渝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同时依托工业副产氢优势,培育尾气制氢、氢燃料电池及其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示范基地;突破发展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氢能等一批新兴重点产业集群;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绿氢、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试点,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行业资讯


国家能源局发布4项氢能标准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5号公告,围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规范能源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集中出台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其中包括4项氢能相关标准,分别为:固定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宽范围调节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规范、宽范围调节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其中《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该标准适用于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规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内容和深度。标准的发布实施,可有效指导、规范风光发电、制氢和储氢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有效提升氢电耦合项目的经济性,促进项目的实质性落地,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技术进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正式发布

10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2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正式发布。该路线图以“1+5+26”为研究框架,同构“汽车产品”与“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围绕1个产业总体、5大技术群和26个专题领域展开,为未来1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并首次提出了面向2040年的产业发展愿景与具体目标。路线图3.0创造性地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产业的七大发展目标:(一) 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到峰值,到2040年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60%以上;(二)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交通体系朝着“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三)新能源汽车到2040年渗透率达80%以上,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四)“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成熟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五)汽车科技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原始创新能力引领全球;(六)建成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协同高效、韧性安全、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七)中国品牌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企业与全球产业体系深度融合,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

1. 2030年:实现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40-80万辆以上;

2. 2035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用车、乘用车并举的发展格局。燃料的坚持汽车规模为100万辆-200万辆;

3. 204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与其他动力系统汽车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为400-800万辆。


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成功首航

10月20日,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成功首航,标志着全球航运绿色转型迎来关键节点。“远醇001”号是一款融合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散两用内河船舶,总长64.9米、宽12.6米、型深3.5米、载重1500吨,最大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该船采用吉利控股集团自主研发的甲醇氢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搭载2台280千瓦甲醇发电机组及2套258千瓦时的锂电池组,实现了甲醇清洁能源与锂电储能的高效协同,与柴油船舶相比,其能源成本降低42%,排放下降98%;与纯电船舶相比,“远醇001”享受相同的国家政策补贴,购置成本下降24%,能源成本下降11.5%,续航里程提升至1500千米,为内河航运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方案。


国内首家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上线运行

近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牵头组建的国内首个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众新燃”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众新燃”平台通过整合全国生物质燃料产业链资源,为不同应用场景企业提供“一键采购+物流仓储+绿色认证+管家服务”的绿色燃料一站式解决方案,让绿色燃料供应链不再“难、乱、贵、烦”,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作为行业基础服务设施,“众新燃”平台未来将丰富燃料品类,由当前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逐步扩展到生物天然气、生物液体燃料和氢基合成燃料等绿色燃料,以满足更多市场主体消费绿色能源。同时,持续深化与各方合作,为乡村振兴、工业脱碳、绿色交通、建筑业减碳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我国经济结构全面绿色转型。


氢晨科技发布全球首个海上千方PEM槽及制氢系统

10月21日,全球首个海上千方PEM槽及制氢系统的全功率测试启动仪式在南通测试基地举行。该功率级别的海上漂浮式PEM制氢系统在全球尚属首个,是由申能投资氢能企业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氢盛创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这款针对海上漂浮式平台设计的大功率PEM电解槽及制氢系统,突破了高耐久材料、高传质流场、高精度装配和高效率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具备离网运行、防腐蚀、抗风浪和轻量化等特性,可在恶劣海洋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小时制氢量达到1000标准立方米,是国际上产能最大的海上漂浮平台PEM电解槽及制氢系统。


质子膜头部企业再获1.2亿元融资

近日,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又完成新加轮融资的交割工作,再获约1.2亿元人民币投资。本次C++轮融资由老股东北汽产投领投,引进了浙商投资、华能长城长富、茵联经纬等多家优秀投资机构,宇通集团、钧山资本、汇祺投资等老股东追加投资。苏州科润新材料是国内质子交换膜材料头部企业之一,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液流电池用质子交换膜量产的企业。该公司2015年建成了第三代质子膜批量生产线,2021年起在国内第一个百兆瓦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大连恒流储能电站项目实现局部进口替代。


东风携手本田启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

10月22日,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启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社会示范运行,双方将委托共同合资企业——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率先在武汉市的现有物流配送线路中展开相关示范运行,并以此为起点,今后进一步拓展至广州、上海等地区。此次示范运行的东风凯普特EV400燃料卡车,是基于东风股份新一代轻卡平台车型研发的首款氢燃料示范车型。通过在多种实际行驶场景下的测试,对车辆环境适应性、动力经济性及耐久性等综合性能进行全面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搭载Honda燃料电池系统的东风轻型商用车综合性能优异,充分满足市场使用需求。


国富氢能联合韩国韩菱启动氢能无人机项目

10月18日,国富氢能&韩国韩菱液氢动力无人机项目及基金签约落户嘉兴南湖高新区。国富氢能将依托其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与韩国韩菱领先的液氢储运及燃料电池无人机技术形成闭环产业链,双方将合资成立公司,建设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液氢动力无人机生产基地。国富氢能将联合前沿投资和南湖区,在南湖区共同设立氢能产业并购基金,该基金将参与韩国韩菱公司Pre-IPO和IPO的融资,进一步强化资本与产业的协同效应。


部分内容来源于行业协会公众号、行业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