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ESG&碳市场一周动态(11.08—11.14)

ESG&碳市场一周动态(11.08—11.14)

时间:2024-07-13
浏览量:20796
分享:

政策动向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煤炭矿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序实施矿区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建立完善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促进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到“十五五”末,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意见》提出在煤化工、煤制油气等领域开展绿电、绿氢替代和CCUS应用,推进瓦斯发电和煤基材料开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首台(套)装备应用和项目示范,并通过规划、财政、金融、电网并网等方式加强政策协同保障。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以工程化手段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推动生物多样性高水平保护。《实施方案》对就地保护与生境修复、迁地保护与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建设等5类工程13个项目提出规划,并提出强化组织实施、加强政府支持、完善基础支撑、加强评估监督、推动公众参与等五项保障措施。


行业资讯


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开幕 呼吁合作应对气候危机

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开幕。本届大会由巴西资深外交官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担任主席,将主要关注三个优先事项:加强多边主义和《公约》下的气候机制;将气候机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加快落实《巴黎协定》。


COP30“中国角”系列边会拉开序幕 聚焦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践

11月10日,COP30“中国角”首场主题边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在巴西贝伦召开。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气候危机日益严峻。但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能源转型须坚持公正、有序、公平

11月10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COP30巴西贝伦“中国角”《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上致辞,强调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地缘冲突、单边主义及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等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应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务实行动、公正转型和科技创新四个方向。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不能以牺牲发展和民生为代价,尤其要兼顾发展中国家在脱贫与能源安全方面的现实需求,并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义务。刘振民介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产业链,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提前6年实现国际承诺目标,“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超过18%,并推动全球光伏、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他指出,不同国家资源禀赋不同,但能源转型应保持公正、有序、公平,并强调各国需将国家自主贡献落实为具体政策和技术路径,推动COP30 取得实质成果。


李高出席“中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与经验分享”主题边会,分享中国碳市场发展经验

11月1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COP30“中国角”介绍中国碳市场发展情况,并总结中国碳市场发展三点经验:一是立足国情,不断探索及优化碳市场体系;二是技术赋能,持续强化数据质量及碳市场管理;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坚持推进碳市场领域经验分享及国际互认。李高指出,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国碳市场交易配额累计成交量超7.7亿吨,累计成交额超518亿元;自愿减排市场建设持续推进,项目量和减排量不断增长,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国际关系和气候金融司司长迪亚娜·阿孔恰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正在发展和加强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已准备好与中国在碳定价方面加强合作,并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完善的碳定价体系。


七国签署甲烷声明,推动建立近零甲烷排放强度的天然气全球市场

在COP30期间,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挪威和哈萨克斯坦七国共同签署了《大幅减少全球化石燃料行业的甲烷排放》联合声明,承诺大幅减少全球化石燃料行业的甲烷排放,并推动建立近零甲烷排放强度的天然气全球市场。这一倡议得到了欧盟委员会、国际能源署和拉丁美洲能源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支持,标志着全球能源贸易向低碳化转型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香港发行史上最大规模数字绿色债券

11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在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下成功定价发行约100亿港元等值多币种数字绿色债券,涵盖港元、人民币、美元、欧元四类货币,包括25亿港元二年期(利率2.5%)、25亿元人民币五年期(利率1.9%)、3亿美元三年期(利率3.633%)及3亿欧元四年期(利率2.512%)债券。此次发行总认购金额超1300亿港元,超额认购达12倍,创下全球规模最大数字债券发行纪录,标志着香港在债券代币化及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RWA)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体现了国际市场对数字原生债券的高度认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系统介绍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进展和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在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宣示五年来,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有力行动、付出艰苦努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领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20年的16.0%增至2024年的19.8%,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6.9亿千瓦,常规水电装机约3.8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6236.5万千瓦,绿色氢能产能超15万吨/年。碳排放管理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发布近300个排放因子,建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碳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约7.28亿吨、成交额约498.3亿元,自愿减排量累计达1504万吨。白皮书强调节能、循环经济和生态固碳的积极进展,并介绍中国在绿色产品出口、绿色能源合作、全球气候谈判等方面的参与与贡献。


中国第三季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持平,连续18个月的排放量未增长

近日,据气候领域专业媒体《碳简报》(Carbon Brief)分析,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持平,至此排放量持平或下降的态势已持续18个月。分析发现,尽管电力需求增长了6.1%,但第三季度交通运输排放量下降了 5%,电力部门排放量持平。赫尔辛基能源和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劳里·米利维尔塔的分析显示,这一趋势始于2024年3月,这意味着在年底没有任何峰值的情况下,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下降。


欧盟、中国等11国正式加入巴西“开放合规碳市场联盟”

近日,在COP30的领导人峰会期间,欧盟携手中国、英国、加拿大、智利、法国、德国、墨西哥、赞比亚及阿曼等11个国家,正式共同宣布加入由巴西主导的“开放合规碳市场联盟”(Open Coalition on Compliance Carbon Markets),旨在建立一个跨国合作框架,协调各国碳定价机制、排放交易体系及相关政策,实现“互通、透明与可信”的全球合规碳市场网络。这是全球首次以“合规碳市场(Compliance Markets)”为核心成立的跨国联盟。


第二届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多哈政治宣言》

近日,在多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多哈政治宣言》。按照会议地点命名的《多哈政治宣言》再次重申对1995年《哥本哈根宣言》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将政策重点放在三个相互支撑的方向:减少贫困、加强就业机会并提升工作尊严、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包容。宣言同时将社会正义与和平、人权和安全紧密关联,强调必须避免任何群体被边缘化。


部分内容来源于行业协会公众号、行业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