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发布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
5月10日至14日,巴西总统卢拉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巩固提升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共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重申将继续坚定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并一致同意深化航空航天、能源转型、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经济、粮食安全等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
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提出,确保能源和重要资源安全,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保持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充实战略性矿产储备,加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保障重要资源充足、稳定、可持续供应。
第四次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成功举行
5月12日,第四次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在北京举行,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共同主办。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了中国在碳排放双控、新型能源体系、零碳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而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木原晋一统括调整官则分享了日本在碳定价、2040愿景和清洁能源合作等方面的措施。双方强调要依据两国领导人关于深化绿色发展合作的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两国绿色低碳发展合作迈向新台阶。会议由双方的多位高级官员和机构负责人参加。
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在深圳召开
5月12日,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在深圳召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强调绿证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企业融入全球绿色产业链的重要性。2025年一季度,全国绿证新增交易2亿个,同比增长6倍,累计交易达7.53亿个,同比增长4.5倍。会议指出,要共同培育绿证市场,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压实消纳责任,研究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核算办法,推动电碳证衔接。各方需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交易机制,加大宣传推广,推动中国绿证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拉共体合作计划:探索能源转型与先进储能技术合作投资机遇
5月13日,中国与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共同制定了《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该计划强调探索双方在能源转型与先进储能技术领域的合作投资机遇,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合作内容涵盖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农业与粮食安全、工业与信息化、能源资源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广泛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召开座谈会,围绕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协商议政
近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三十一次双周协商座谈在北京召开,由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与会者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的负责同志等,他们就前瞻布局“十五五”时期碳达峰工作、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强调了加快实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标准、建立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产业转型等。此外,还强调了科学合理分解碳排放指标、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和深化国际合作的建议。
北京对年碳排放量超5000吨的900余家重点单位施行配额管理
近日,北京将石化、制造业、热力、交通运输及服务业等行业年能耗2000吨标煤以上的近1300家单位纳入管理,其中对年碳排放量超过5000吨的90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施行配额管理,碳排放配额可交易。
我国首次实现跨省错峰绿电交易
近日,我国首次实现跨省错峰绿电交易,新疆1200万千瓦时绿电成功送入北京。此次交易充分利用北京和新疆两小时光照时差,在北京用电晚高峰、新疆光伏发电高峰期进行市场化交易,促进新疆光伏消纳。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指出,这种交易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为全国跨区域能源优化和统一电力市场构建提供了示范。近年来,北京外调绿电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进京绿电达35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29%,2025年预计超过400亿千瓦时。
国家碳计量电力分中心获批筹建
近日,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电力分中心获批筹建,该中心依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将承担电碳计量体系完善、基础试验能力建设、电碳计量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等职责。
武汉全国首创,个人碳普惠减排量可直接抵扣银行贷款利息
近日,全国首个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抵扣银行贷款利息闭环在武汉落地。该项目依托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建设的武汉市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市民可通过公共出行、垃圾分类、低碳用电等11类低碳场景积累碳普惠减排量,减排量可按照"1000克=2元"的标准,在民生银行"楚惠LIFE"或“武碳江湖”小程序实时兑换利息红包,直接抵扣按揭贷款、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微型消费贷款利息。
太原武宿零碳机场入选国家绿色低碳示范项目
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名列其中,成为全国首个以“零碳”为目标的民航示范工程。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以光伏、中深层地热、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为基础,以多形式储能、建筑光储直柔、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绿电高效消纳、能碳智慧管理为支撑,推动太原机场用能方式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综合性项目。
世界银行执董会批准了低碳农业和土壤健康提升项目
近日,世界银行批准了1.387亿欧元的贷款项目,用于支持湖北省竹山县、郧西县、咸安区和赤壁市的低碳农业和土壤健康提升项目。这是世界银行首个通过改善土壤健康推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和绿色低碳农业转型的项目,将重点关注水稻、茶叶、水果和蔬菜等农业价值链,采用气候智慧型农业、可持续土壤管理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创新理念和技术。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提高土壤健康水平,降低碳排放总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美国众议院预算提案:大幅削减气候和清洁能源支出
近日,美国众议院制定预算提案,计划取消关键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削减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相关支出,加快天然气出口,并收回未动用的气候资金,旨在通过废除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气候相关部分筹集65亿美元。环保组织批评该提案削减了降低能源成本、推动国内制造业和为社区提供医疗服务的投资。
欧洲议会通过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修订案
近日,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投票通过了一项法规修订案,该修订案在新的乘用车和厢式货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面,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灵活的排放合规选项。根据欧盟委员会4月1日提出的法规修订案,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可以依据三年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来衡量是否达到减排目标,而非按年度审核。经非政府组织估算,这项政策可能导致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2600万至5100万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中国角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亮相。本届COP30中国角将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将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级宣传展示窗口,全面展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成果,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智慧、行动和方案。
芬兰瓦锡兰集团碳捕获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
近日,芬兰瓦锡兰集团宣布其船舶碳捕获系统(CCS)完成测试并进入商业化运营,该系统可削减船舶70%的二氧化碳排放,助力航运业应对国际海事组织2050年减排目标。
瑞士发布二氧化碳捕获、清除与储存的法律框架
近日,瑞士发布二氧化碳捕获、清除与储存的法律框架,明确碳捕集与封存(CCS)及负排放技术(NETs)在实现瑞士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中的关键作用。据估算,瑞士计划到2050年每年捕集和封存多达1200万吨CO₂,并为实现2035年前净减排65%的目标,年捕集量需达120万吨左右。瑞士还将通过《气候与创新法案》等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减碳行动,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允许企业购买负排放凭证抵扣碳税等。此外,瑞士计划到2030年出台专门的CCS法律,并与挪威等国开展国际合作以弥补本土地质储存能力的不足。
部分内容来源于行业协会公众号、行业媒体平台。